標題:

好難的歷史題目

發問:

阿丁正在翻閱一本名為〈從平城到洛陽〉的史書,若從書名看來,你認為這可能是一本有關什內容的史書? a郵驛制度 b門第觀念 c文化融合 d種族岐視 答案是文化融合 請問有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這段文字好怪哦!為到底在講什麼? 看都看不懂 請懂的人解惑 謝謝 更新: 謝謝公車青年的解惑,也謝謝笨徒弟的回答!

最佳解答:

提供一個思考方向 你可以回想一下 哪個朝代曾經跟平城或洛陽有關的 (例如:在那裡建都或打仗之類的) 然後再想想那個朝代發生了哪些大事情 這問題就很容易解決囉~ 提到平城(就是現在的山西省大同市) 這裡的雲岡石窟是北魏時代留下的古蹟 北魏創立時就是建都於此 在歷史課本中北魏時代哪一位皇帝最有名呢? 你可能會聯想到北魏孝文帝拓拔宏 他是鮮卑族人 曾實行很多漢化政策 包括改姓、通婚、穿漢服等 另外還有一項重要措施就是遷都洛陽 這樣才能就近吸取更多漢族的文化 因此「從平城到洛陽」 很明顯地是關於文化融合的過程 當然 你可以驗證確認一下 其他答案是否都不合適 下面的文字就比較「官方說詞」一點了 你應該能在課本或參考書之類的書籍中找到吧? 請參考看看: 北魏(386年~534年),中國朝代名。南北朝時代北方的第一個王朝。又稱後魏,拓跋魏,元魏。鮮卑族拓跋氏建立。建都平城(今大同),493年起遷都洛陽。 439年,統一北方。534年,分裂為東魏與西魏。

 

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+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

其他解答:

"C"啊= =a...看首都名子就知道了@@"說到"平城"腦中就必須有個概念,歷史上哪一個事件有說到"平城"再加上"洛陽",腦中馬上就浮現北魏孝文帝漢化政策,其中有一段遷都到洛陽的~故選"C"文化融合~!|||||你們老師沒有跟你們解釋過嗎?因為要解決這個問題的直接方法,就是去看這本書,不過...很困難吧。 解答這一題的關鍵,是北魏孝文帝定都平城時,因為北魏政權已經在這裡一百多年了,所以傳統鮮卑貴族的力量很強,對於孝文帝的漢化政策是一個很大的阻力。所以藉著對南方作戰的機會到洛陽,順勢定都洛陽,遠離鮮卑貴族的力量。也就是說,從平城到洛陽,是指北魏孝文帝遷都的這件事,遷都洛陽後,才正式展開漢化的政策。所以答案是 c文化融合。428DFA428D9FA6F8
arrow
arrow

    fksnl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